“挑战杯”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“奥林匹克”盛会,属于全国A类级竞赛,包括两个并列赛事,一个是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,简称“小挑”;另一个则是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,简称“大挑”。 “大挑”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,竞赛认可度高、影响力强、覆盖范围广。主要以学术论文、调研报告、发明制作等作为参考内容,以实践为导向,主要考察参赛项目的学术价值、科研成果价值大小,注重学术科技发明制作带来的实际意义与特点、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、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,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弘扬时代精神,把握时代脉搏,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,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。 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采取校级初赛、省级复赛、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。 作品申报要求: 校赛阶段以学院为单位申报(根据项目第一负责人所在学院进行申报),以项目团队形式参赛,校赛阶段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超过3人,每位指导教师所指导项目原则上不超过2项,每个团队成员人数原则上不超过8人,须为项目的实际成员,每位同学只能主持或参加一个项目,不得兼报。
A.自然科学类 包括学术论文、科技建议,其中学术论文字数在8000字以内。要求论证严密、文字简洁、有说服力,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。根据作品的三个方面进行评分:科学性、创新性、可行性进行综合评定,侧重考核基础学科学术探索的前沿性、科学性和学术性。
B.哲学社会科学类 包括调查报告、咨询报告,其中社会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。主要从成果的思想性、理论性、学术性、规范性、应用性、研究方法、语言逻辑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,侧重考核与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结合程度和前瞻意义。
C.科学发明制作类 包括科技发明和技术开发。其中该赛道又分为两类,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,制作投入较大的发明、制作类;B类指投入较少,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、小制作。根据其新颖性、创造性、先进性、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,侧重考核作品的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。 Q:参加“大挑”需要准备什么呢? 校赛阶段需要提交项目申报书、项目作品文本、20页PPT三项材料!
Q:参加“大挑”有什么奖励呢? 参加赛事除了能够提升同学们的创新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外,还能丰富大家在大学里的经历,完善个人简历。根据学校文件,在“挑战杯”系列竞赛中获奖,奖励大致如下:
学生层面
1、省奖以上将获得奖金奖励 2、第二课堂学分认定 3、综测加分等 4、评优评奖加分
教师层面
1、省奖以上将获得奖金奖励 2、核算工作量 3、职称评定加分